搜索
首页 > 前端复用 > 通用头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港澳事务 > 港澳动态
驻香港公署特派员宋哲在香港《紫荆》杂志发文介绍涉港外交工作

  2017年1月1日,驻香港公署特派员宋哲在《紫荆》杂志发表题为《紫荆绽放二十年 外交守护一路行》的署名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若以人比喻,20岁被称为“弱冠”之年,标志着正式成年。回归以来,香港特区与国家同发展、共成长,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风华正茂的青年。
  回首20年,一路行来不寻常。在国家坚定支持下,在“一国两制”安排下,香港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冲击,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最具营商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回归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最符合国家利益、最符合香港情况、最有利于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是祖国内地和香港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一国两制”下,中央政府负责管理与香港特区有关的外交、国防等事务。回归20年来,涉港外交工作始终是中央对港工作的一部分,证明了“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与优越性;始终是国家外交工作的一部分,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添砖加瓦;始终是保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工作的一部分,为香港发展保驾护航。
  根据《基本法》第十三条,外交部在香港设立特派员公署,负责处理与香港有关的外交事务。20年来,驻港公署以服务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为指引,以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践行外交护港、外交惠港、外交为民、外交亲民,为推进“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维护中央全面对港管治权、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尽心、尽力、尽责。
  一、践行外交护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涉港外交的首要职责。
  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外国机构、商会、媒体云集,国际联系广泛。我们欢迎外国机构来港投资兴业发展,欢迎外国人士来港学习工作生活,支持外国驻港领团集中精力促进其派出国同香港的经贸文化等务实合作,但我们不欢迎、更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插手香港事务,甚至企图把香港变成反华反共的“桥头堡”和颜色革命的“试验田”。
  习近平主席日前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强调,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只有国家主权和安全切实得到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才能得到根本保障。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搞乱香港,是涉港外交的第一要务。
  我们强化外交层面的工作。有的国家对香港怀有某种情结,不愿正视香港已回归中国的现实,顽固坚持对香港负有什么“道义责任”。有的国家认为香港有某种价值,可以充分利用香港“两制”的特殊环境,给中国搞些小动作。这些国家政府和议会不时发表香港问题报告,对香港事务说三道四,指手划脚。一些外国政要和官员公开或私下会见“港独”分子,为他们站台背书。对这样的动向,我们紧密跟踪;对这样的行为,我们坚决斗争。该表明立场的,正式对外表明立场;该提出交涉的,第一时间提出交涉;该予以提醒的,以适当方式进行提醒。
  我们强化舆论层面的工作。香港是新闻自由港,也是亚太新闻中心。很多外国媒体重视香港,在这里设站派人,不少媒体还将亚洲或亚太总部设在这里。但重视香港不代表正视香港,一些媒体的涉港、涉华报道热衷于突出负面消息,不时出现片面或不平衡报道。对此,我们一方面定期举行吹风会,介绍中央对港政策和涉港外交情况,增进其对香港问题了解和对香港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定期和各媒体进行交流,针对他们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沟通想法、增进了解。
  我们强化民意层面的工作。香港是自由多元的社会,近年来又受到反全球化、反建制、反精英等思潮影响,本土分离势力有蔓延之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普通民众对所谓“民族自决”、“真普选”、“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概念似是而非的了解,挑动民意,挑战“一国两制”底线。我们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角度解读和批驳上述错误观点,指出“民主”并非“万灵丹”,“自决”的本质是搞“港独”,“颜色革命”煽风点火,必将祸港殃民,注定没有出路。
  二、践行外交惠港,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是涉港外交的重中之重。
  香港地方虽小,但优势很多,既有“一国”之利,又有“两制”之便,与内地和世界有着广泛联系。回归以来,涉港外交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结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特区政府施政重点,充分利用外交优势和资源,科学谋划、点面结合,努力为香港扩大对外交往、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办实事、办好事,为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注入强劲动力。
  在“走出去”方面,支持香港以适当身份参与近80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活动,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框架内参与亚太区域合作,与东盟进行自贸谈判。根据《基本法》办理180余项多边条约适用香港事宜,为特区对外交往合作提供法律保障,为特区律政司、大律师公会、律师会在国外推广香港法律服务牵线搭桥。协助香港在海外设立十余个经贸办事处,包括最近在雅加达设立驻东盟办事处等。为有志竞逐国际组织高级职位的香港同胞提供不遗余力的支持,如协助陈冯富珍女士和岑智明先生分别成功当选并连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和世界气象组织航空气象学委员会主席。
  在“引进来”方面,支持特区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打造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中心等。推动在港举办或协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财富》论坛、“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展”等多次重量级国际会议。支持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港设立首个海外研究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港设立首个海外创新中心,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在港设立亚太办事处等。面向驻港领团、商会、媒体举办推介会,为推动香港与内地省份经贸、旅游、创科、服贸等合作编织纽带。
  “一带一路”是近期国家外交重点,也是外交惠港的主要抓手。“一带一路”建设连接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40余亿人口,蕴含着重大机遇。迄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态度,我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香港位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具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连接中外的区位优势、开放合作的先发优势、国际金融中心的融资管理优势和专业服务的人才优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大有可为,既可以分享国家发展和区域融合的红利,也可实现自身经济转型升级。中央政府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和设计“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时,均把支持香港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重要政策取向。
  我们通过“凝聚共识、牵线搭桥、先行先试”三步走战略,指导和推动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取得一些早期收获。我们协助邀请外国政要出席特区举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引导特区各界以更宽广视野和胸怀,把握机遇、发挥所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还与部分驻外使领馆合作,积极协助特区高官及香港企业界人士等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地区考察商机,了解当地地缘环境和营商条件,推动香港企业在金融、基建、法律服务、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务实合作,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三、践行外交为民,维护香港同胞海外合法权益是涉港外交的应有之义。
  “以人为本”、“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的宗旨之一。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快。预计2016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3亿人次,继续蝉联全球出境人数和消费额双料冠军。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国公民海外领事保护工作。王毅外长要求,“中国的脚步和海外利益走到哪里,我们的领事保护与服务就跟随到哪里”。
  香港回归20年来,我们秉持“港人安全无小事,同胞利益重泰山”的理念,着力加强涉港领事保护工作,让香港同胞切实感受到中央政府的关心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一是提高香港特区护照的“含金量”。在中央政府的大力协助下,目前已有150余个国家和地区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或落地签待遇。香港同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旅程更顺利、更安全、更舒心。
  二是加强涉港领事保护机制建设。外交部专门制定了《关于对香港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和服务的规定》,对涉港领保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工作程序等做出具体规定,建立了外交部、驻港公署、200多个驻外使领馆和特区政府“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理涉港领保案件。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与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协助在外居民小组1868热线建立了有效对接机制,为香港同胞提供全天候、零时差、无障碍的领事保护和服务。
  三是做好“预防性”领事保护。驻港公署与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旅游业界等合作,举办涉港领保图片展和宣介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赴海外旅游需要注意的事项。外交部领事司和特区入境事务处还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安全提示,为香港同胞提供完整、详细的旅游参考。
  四是全力做好应急处理。世界这么大,安全风险无处不在。政局动荡、自然灾害、刑事案件、恐怖袭击等均是威胁我国在外公民安全的因素,涉港海外领事保护案件也有人数增多、范围扩大的趋势。香港回归以来,在埃及卢克索热气球爆炸事件、利比亚大撤侨、菲律宾“8.23”人质事件、尼泊尔大地震等突发事件中,每当香港同胞身处危险、遇到困难,国家都会第一时间提供支持和援助。仅去年一年,我们就妥善处理了包括四名香港同胞在德国火车上被袭击、土耳其政变后大批香港同胞滞留机场、新西兰南部地震后多名香港居民被困等在内的数百起领保案件。20年来,中国驻外使领馆共处理了1.3万余起涉港领保案件,涉及香港同胞数万人。可以说,香港同胞走到哪里,祖国母亲的领事保护就跟随到哪里。
  四、践行外交亲民,维护争取人心回归的良好氛围是涉港外交的突出主题。
  外交代表国家,彰显主权,最能凝聚家国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纵横捭阖、风生水起,不仅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影响和制度性权利,取得一系列让国人自豪的成就。
  同时,外交工作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和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带着点“神秘感”和“高冷范”。其实,在社会不断开放和信息化的今天,外交早已不是“密室谈判”和“贵族游戏”的代名词,不但其工作本身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更通过公共外交等活动揭开外交的“面纱”,让民众充分感知外交、了解外交、理解外交。
  为了让更多香港同胞了解国家、感知外交,我们每年根据不同主题,定期举办大型公众开放日活动,请香港基层民众走进公署。开放日通过展览、图书、宣传片等形式,向大家介绍新中国外交历程、当今国家外交最新成就及国家发展情况,拉近与普通民众距离。
  为了增进香港专业界人士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热点问题的了解,我们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午餐会、座谈会、交流会等交流研讨活动,从各自专业和其兴趣点出发,与大家一起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从外交的角度看国家、从对比的角度看香港,从而令各界人士更为明确自身坐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为了开拓香港青少年的国际视野,提升国家观念,我们连续六年组织香港大学生“外交之友”夏令营赴内地参访,让大学生们亲身体验国家发展与外交工作成就;连续十年举办“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吸引全港数百所中小学、数万名学生参与,并组织其优胜者赴内地,足迹遍及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我们连续数年举办外交进校园、国际法进校园活动,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点和要求,以“菜单式”订制服务方式为数万名香港大、中、小学生讲授外交和国际法课程。我们还与外交学院和世界知识出版社合作编写《中国外交知识读本》,以图文并茂形式介绍国家外交,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香港青少年立足香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回首175年前,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败给英国,割让香港。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尚无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回首20年前,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雪中华民族百年耻辱。聚焦当下,外交在国家发展、改革开放和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放眼未来,世界发展大势对香港有利,国家发展为香港带来了重大机遇,香港的优势难以替代。我相信,涉港外交也将在国家和香港发展中迎来新机遇、新任务,做出新成绩、新贡献。
  在此,我不由想起,广东诗人简朝亮130年前曾在香港做“有感”一诗:太平山已易名新,云雨虽灵限海滨。今日升旗山上望,不知谁是落旗人?这诗句很有历史沧桑感与穿透力,历史也已给出答案。1997年6月30日午夜,查尔斯王子与末代港督彭定康落下米字旗,在维多利亚港登船离去,留下被历史定格的背影。
  香港,曾经见证过大清帝国的没落,今天将见证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驻港公署以及我们从事涉港外交的每一个人,能够参与建设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能够参与助力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与有荣焉!

相关附件: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保定道9号
电话:022-63085856
主办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