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前端复用 > 通用头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外交之声
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推动中印关系迈上新台阶

2014年6月24日,中国驻印度使馆大使魏苇在英文报纸《印度教徒报》发表《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推动中印关系迈上新台阶》一文,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全文如下:

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同印度共和国总理尼赫鲁、缅甸联邦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此后五项原则广泛为国际社会认同和遵循,成为指导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的新篇章。历史证明,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有其独特历史背景。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面临的最紧迫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反对外来侵略和干涉,建立平等国家关系,争取和平国际环境,以发展民族经济。中国、印度、缅甸作为亚洲较早完成民族独立的国家,倡导五项原则,反映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声。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首次亚非会议认同和接受了五项原则。此后,五项原则被载入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为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的世界与60年前大为不同。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主流,包括中国、印度、缅甸在内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舞台的重要力量,国际格局调整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方向进行。同时,世界仍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仍然任重道远。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继续倡导和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一是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平等,反对通过武力、干涉、颜色革命等手段干涉别国内政;二是积极谋求和平发展和共同发展,实现共同梦想,维护世界和平;三是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特征的新安全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四是充分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坚持不同文明、文化和宗教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谐共处;五是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和印度是最早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印各自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也为两国发展双边关系奠定坚实基础,成为两国对国际关系的共同主张。多年来,在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印本着相互尊重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妥善处理在涉藏、边界等历史遗留问题上的分歧,开启了友好合作大门;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全面推进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好邻居、好伙伴。

今天中印两国都面临提升经济、改善民生、振兴国家的历史任务,都需要和平安定的周边和外部环境。两国都是重要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国家成员,需要推动改进国际治理体系,使其更多反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声音,实现国际关系公平与正义。与六十年前相比,五项原则对中印的重要性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五项原则这一共同财产,推动中印关系迈上新台阶。

一是相互尊重,不断增加政治互信。由于历史原因,中印之间确实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分歧。两国要从五项原则中汲取智慧,始终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待双边关系,坚信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坚信中印互不威胁、互不遏制、互为合作伙伴,把对方的发展看作自身的机遇,坚定不移推进中印友好合作,不断夯实政治互信基础。

二是互利共赢,大力推进务实合作。中印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两个邻国,经济互补性强,是天然合作伙伴。中印都制定了“十二五”规划,中国向西开放同印度“东向”政策高度契合,两国可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互利合作,推动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印双引擎驱动的“跨喜马拉雅经济增长区域”,共同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富裕的“中国梦”和“印度梦”。

三是平等相待,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对于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我们要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坚持通过和平友好和平等的谈判,寻求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最终解决之前,要完善边境事务相关机制,妥善管控分歧,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对于贸易不平衡、跨境水资源等问题,要在平等相待基础上,充分照顾对方关切,找到妥善解决方法。

四是和平友好,积极开展人文交流。中印作为两大文明古国,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国的法显、玄奘和印度的达摩祖师跋山涉水,开辟了两国人民相互交流学习的先河。我们要发扬古人的精神,推动“玄奘文化交流规划”,促进两国青年、媒体、学者等各领域人员交往,增进相互了解,深化彼此情感,让中印友好世代传承,并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附件: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保定道9号
电话:022-63085856
主办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