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前端复用 > 通用头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外交之声
驻沙特大使李成文接受《半岛报》专访

     

2014年7月6日,沙特《半岛报》刊登对驻沙特大使李成文的专访,李大使介绍了中沙关系和两国在经贸、科技、旅游等具体领域的合作情况及发展前景,并就沙方关心的中国产品质量问题阐述了看法,表示中沙两国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提升双边战略性友好关系。专访全文如下:

1.中沙历史关系深厚,您如何评价两国经济伙伴关系的发展?这种伙伴关系最突出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中沙两国自1990年建交以来,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快速发展,双方交往频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尤其是经贸和能源合作发展十分迅速。沙特已连续12年成为中国在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国家中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和能源合作互补性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而沙特的发展也需要广阔的能源市场。就目前来看,两国经贸合作领域仍有局限,但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2.中沙两国的经贸、科技合作关系带来发展与互惠,并且体现了文化开放和人文交流,对此您有何评论?

答:中沙两国经贸、科技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带动了人文领域的交流。这让我想起了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是它将中阿人民联系在了一起,不仅带来货物的流通,也促成了文明的对话和思想的交流。萨勒曼王储前不久访华期间,中国领导人向他介绍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得到了沙方积极响应。沙特地处陆海丝绸之路交汇处,我们应共同努力,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的活力,在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惠的同时,深化文明对话,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3.请您具体谈谈共建“一带一路”?

答: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的倡议,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的重大举措。“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中国至西亚并通往欧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经东南亚延伸至印度洋、阿拉伯海和海湾地区,是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普惠经济带,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一带一路”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和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坚持不干涉地区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和势力范围。

4.“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是“五通”,突出务实合作与项目合作,将给有关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政策沟通”。各国可就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实现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对接,协商制定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

(二)“道路联通”。中国与有关国家需要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及亚欧非之间的交通运输网络,切实解决不联不通、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等问题。

(三)“贸易畅通”。探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并做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让沿线各国在贸易投资领域的潜力充分释放,做大合作蛋糕。

(四)“货币流通”。推广本币结算和货币交换,加强双多边金融合作,建设区域开放性金融机构,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区域安排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五)“民心相通”。中国与有关国家需要夯实国家关系的民间基础,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加强各国人民特别是基层民众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的大合作。在此进程中,中国将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

5.经济和石油关系使中国成为沙特的伙伴,请问两国仍在共同努力加强这种伙伴关系吗?为了实现两国领导层的雄心,您认为最需要提升的领域是什么?

答:首先我要指出,互利的经济和石油合作增进我们的伙伴关系,但这不是唯一原因,中沙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人民传统友好,相互照顾核心利益,在政治上有着共同语言,都致力于增进本国人民福祉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这都是中沙成为好伙伴的原因。

多年来,包括此次萨勒曼王储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都认为,应不断提升中沙战略友好关系水平,这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我想,这需要广泛交流合作来实现,双方要巩固政治互信、密切人员往来,要继续推进经济能源合作,也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如投资、新能源、高科技等合作。

6. 中国至今仍未能改变中东地区阿拉伯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即为劣质产品的印象,您对此有何评论?中国将如何改变这种观念?

答: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不是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否则中国的货物出口量就达不到世界第一,超过两万亿美元,也不会有那么多世界著名品牌在中国生产。同时,中国不少领域产品制造工艺与先进国家确实存在差距,我们的出口商品质量监督也仍需加强。此外,我们要看到市场的选择性,存在进口商为赚取更高利润压低进货成本的情况,而收入不同的消费者也有不同需求。但我要强调,低价决不能成为劣质的理由。产品是国家的名片。解决这一问题,一要提升产品质量,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中国企业也在不断钻研、进步,打响自己的品牌。二要加强监管,让劣质产品“出不去”、“进不来”。萨勒曼王储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质检合作协议。第三,我们也欢迎沙特朋友多进口些高质量的中国产品,大到高铁、卫星,小到炊具、茶杯,好东西很多。

7.两国贸易往来一直充满活力,请问能否提供双边贸易额?主要集中在什么领域?

答:2013年,中沙双边贸易额72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沙特出口额187.4亿美元,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日用品等;沙特对华出口额534.6亿美元,主要产品为原油和石化产品。

8.中国对今年加强两国双边贸易发展有没有具体的预期和计划?今年双边贸易额预计是多少?

答:中沙两国自建交以来,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双边贸易额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2.9亿美元,2012年达到432亿美元,而去年这一数字已达722亿美元。今年具体数据虽然不好估计,但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沙贸易一定能保持持续发展势头。

9.最近,沙特开始推动工业发展,开拓诸如汽车生产等新领域,您对此有何看法?中国作为具有宝贵经验的国家,您建议沙特集中发展哪些领域?

答:沙特推动工业发展等经济多元化战略,大力兴办教育,具有长远眼光。相信沙特利用自身条件和后发优势,在延长油气产业链、制造业、高新产业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阔前景。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在有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掌握了不少先进技术,愿同沙特朋友分享、合作,为沙特工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0.您认为提升中沙经济伙伴关系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答:近年来,中沙经贸关系平稳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但仍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沙特市场追求欧美标准,中国有许多高技术装备、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正畅销欧美,却难以获得沙特当地认证和市场认可。再比如,双方互动有待加强。我们欢迎沙方积极参加中阿经贸论坛、博览会、厦洽会等经贸活动。政府部门应为密切经贸往来,在政策、手续,如签证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我认为,加强双方互动,增进彼此了解,将有利于中沙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和双边关系的整体提升。从更大的视野看,中海自贸区如果建成了,将有力提升中国同包括沙特在内的海合会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大家都应支持中海自贸区谈判尽快重启并取得积极成果。

11.您如何看沙特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对此有关注吗?

答:沙特处于亚欧非三大洲交汇处,近年来积极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具备能源、土地等成本优势。这正应了中国一句成语,叫“筑巢引凤”。沙特对外来投资吸引力不断上升。上星期我参观了利雅得第二工业城,对园区内完备的道路、水电、绿化等设施建设及有关入驻企业良好的运营状态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十分关注沙特市场。仅2013年,中方对沙投资即达8.6亿美元,同比增长206.3%。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5000亿美元。虽然目前中方投资主要集中在石化领域,但我相信,随着沙特的发展和对沙了解的加深,合作领域将会不断拓展。在油气产业链、基础设施、铁路等领域,双方都有广阔合作空间。中方将继续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来沙投资兴业。

12.沙特政府资金、私企及企业家正在有投资吸引力的国家寻找投资机会,请问现今沙特对华投资额多少,主要集中在什么领域?您对未来有何预期?
答:2013年,沙特对华投资5851万美元,同比增长17.33%,主要集中在石化领域。坦率地说,我认为投资规模与沙特的实力和中国能提供的机会是不相称的。建议沙特投资者未来可以把握三个方向。

一是中国正依靠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中国正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贸区建设,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互通建设。投资者应结合中国的大政方针选取投资领域。

二是结合沙特特点和需要,加大科研投资,将中国相关经验和技术转化、升级、推广,为沙特所用。可再生能源就是一个大有希望的合作领域。

三是中西部地区是中国发展的潜能和希望。目前每年在宁夏举办中阿博览会,在四川举办西部博览会,在新疆举办欧亚博览会。相对于经济发展比较饱和的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有更多机会有待发掘。

13.您如何看待中国旅游的吸引力?您如何看待沙特赴华游客量?中国旅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中国政府在该领域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您对今年沙特赴华游客数量的预期或目标是多少?预期消费额又是多少?

答:中国旅游的特色一是“广”,960万平方公里,一是“远”,五千年中华文明。海滩、雪原、园林、山水、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民俗民风丰富多彩,动植物种类繁多,还有各种戏曲、音乐、舞蹈和享誉世界的美食,既有现代大都市上海、深圳,又有历史悠久的北京、西安、南京。不同品味的旅行者都会找到他的兴趣点。截止于2013年,有45项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旅游资源与阿拉伯世界大不相同,沙特朋友去了一定会感到不虚此行。

在旅游保障方面,近年来中国交通越来越便捷。北京到上海1200多公里,坐高铁只要4个多小时。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一小时经济圈”,一个小时左右高铁旅程内,有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等十多个著名旅游城市。各种高档酒店、国际旅行社,为外国赴华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2013年,中国接待境外游客1.3亿人次。沙特赴华3.7万人次,其中不少还是从事商务活动,因此我认为双方在旅游合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相信沙特游客在中国尽兴游玩的同时,也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欢迎你们去中国!

相关附件: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保定道9号
电话:022-63085856
主办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