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前端复用 > 通用头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外交之声
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彭博“一带一路”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共建“一带一路”,共谱合作新篇》

(2017年6月15日,彭博欧洲总部)

女士们、先生们,

  在正式演讲前,我谨向伦敦格兰菲尔大厦火灾遇难者表示哀悼,对其亲友及受伤者表达深切慰问。

  很高兴出席由彭博公司在伦敦举办的“一带一路”主题研讨会。据我了解,这一系列研讨会连续多年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举办,已成为国际金融界最知名的品牌项目之一,充分体现了彭博公司在全球商业、金融信息和财经资讯服务方面的雄厚实力和重要影响。

  今天,研讨会举办方彭博公司希望我谈谈对“一带一路”、中国发展以及中英金融合作的看法。我想,这些既是本次研讨会热议的话题,也是国际上非常关注的议题。

  下面,我就分别谈一下这三个议题。首先是“一带一路”。就在一个月前,中国刚刚成功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来自29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与会,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多名代表出席,覆盖了五大洲各大区域。习近平主席在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引发与会人士的积极反响。论坛取得丰硕成果,达成了一份包括5大类、76大项、270多项的成果清单,中国同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85项政府间协议。论坛圆桌峰会发表了联合公报,进一步明确了“一带一路”合作的目标、原则和举措,传递了各方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信号。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理解与认识“一带一路”建设对地区和世界的重大意义?我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

  第一,“一带一路”指引人类和平与繁荣的大方向。和平安宁的环境是“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当今世界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治理困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突出,地区冲突、恐怖主义、难民移民大规模流动等挑战依然严峻。历史经验和实践证明,越是在充满变数和难题的时代,越需要保持信心、找准方向和明确路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出发,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和进步,为解决当今世界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正确答案和有效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各方实现经济融合发展、在变革与挑战中创造机遇,还有望为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发挥“稳定锚”和“指南针”的作用。

  第二,“一带一路”塑造全球开放与合作的大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一带一路”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把欧亚大陆两端,即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和充满活力的东亚经济圈紧密相连,将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催生新的有效需求和价值链条。以资金融通为例,目前已形成层次清晰、初具规模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未来,“一带一路”将继续支持扩大相互金融市场开放,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发挥重要作用,努力构建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此次论坛期间,中国与包括英方在内多国政府共同制定《“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为推动建设符合“一带一路”特点的融资体系提出前瞻性建议,也为今后各方深化融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中国还将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及其他多边开发机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项目。

  第三,“一带一路”搭建各国交流与创新的大舞台。人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带一路”致力于探讨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文合作,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旅游、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各国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以不同形式参与其中,“一带一路”正在形成多元互动、开拓创新的生动局面。在此次论坛期间,与会各方就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达成多项共识。各方将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和平台,共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在跨境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科技园区等领域创新行动计划;鼓励尊重知识产权,加强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模式交流,不断挖掘增长新动力。

  第四,“一带一路”彰显中国务实与担当的大风范。“一带一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在短短数年内就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在此次论坛上,中国在对接政策和发展战略、推进经济走廊建设、加强重大项目合作、加大资金支持等方面推出多项务实举措。中方宣布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约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和1300亿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些都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此,我想强调的是,中国愿以“一带一路”为平台,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共享发展成果,但不会干涉别国内政,更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一带一路”倡议没有军事和地缘战略意图,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谋求势力范围,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一带一路”不是要取代谁、排挤谁,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和共同发展。

  现在,我谈一下中国的发展前景。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吸引外资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对全球经济贸易投资格局的影响举足轻重。对于如何看待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经济,我有以下三点看法: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积极向好。近年来,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不断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前5个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6.5%和14.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报告上调了对中国经济今明两年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昨天将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为6.7%,这是IMF今年内第二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一带一路”建设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稳步迈上中高端水平。

  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坚定有力。中国正全面深化改革,注重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大幅精简审批事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中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除极少数领域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和变更由审批改为备案。我们还积极营造宽松有序的投资环境,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将始终是对全球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热土”。

  三是中国稳定发展的后劲不断显现。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容量巨大、人力人才资源丰富、产业水平不断提升,不仅为外国企业在华投资、拓展业务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共同开展三方、多方合作创造了有力平台。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宝贵的合作机会。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和现实困难。但“瑕不掩瑜”,这些挑战都是前进中无法避免的阶段性现象。中方正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并不断取得积极成效。

  现在,我谈一下中英金融合作。

  今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5周年,也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深入发展之年。45年来,两国金融合作稳步发展,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共赢格局,为两国关系“黄金时代”打造累累硕果。展望未来,中英金融合作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一要用好政策红利。近年来,中英主管部门在金融领域开展了多层级、宽领域的政策沟通与对话,达成广泛合作共识,推出多项互利合作举措。例如,两国央行领衔二十国集团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第八次中英经济与财金对话发布《中英金融服务战略规划》,中国财政部去年在伦敦发行首支30亿元人民币主权债券,中国银行在英发行首支绿色资产担保债券。这些共识和举措具有导向作用,将为中英金融合作提质升级奠定坚实基础。中英两国可在加强资产管理、银行业、资本市场、保险业和养老金等领域交流合作基础上,共同引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等领域发展。

  二要发挥各自优势。“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投融资合作,还涉及大量配套金融服务,包括代理行关系、银团贷款、资金结算和清算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有关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稳步推进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英国具备丰富的国际金融经验和成熟的管理制度,与众多沿线国家金融往来密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英国的经验、智慧、创意与中国模式、技术、市场化能力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随着沿线国家金融创新合作步伐的加快,中英与沿线国家开展金融合作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

  三要挖掘市场潜力。去年10月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中国经济将深度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标志。债券市场开放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近期中国内地与香港实现“债券通”,将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投资渠道。英国作为世界领先的全球金融服务中心,在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伦敦已成为中国境外最大人民币离岸市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币在跨境投资和贸易中的使用率不断提升。双方应抓住机遇,加快伦敦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在丰富金融产品、扩大交易规模等方面多下功夫,积极推进两国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是“一带一路”合作的美好蓝图,还是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亦或中英金融合作的美好未来,都蕴含着无限商机,都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和开拓。我希望并相信,在座各位中英金融、资产管理、法律、会计等行业的企业家、金融家一定能抓住这些无限商机,以脚踏实地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共同打造更多互利共赢的新成果!

  最后,祝彭博“一带一路”主题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相关附件: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保定道9号
电话:022-63085856
主办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