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前端复用 > 通用头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港澳事务 > 港澳动态
驻香港公署特派员宋哲在香港《信报》发表文章介绍中国经济

  2017年1月11日,驻香港公署特派员宋哲在香港《信报》发表题为《我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香港对中国内地经济异常关注,这不仅是因为香港经济的发展繁荣与内地经济的发展繁荣息息相关,而且也是因为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汇集了世界各地的观察家,他们把香港作为观察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前哨。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并且影响到香港同胞对祖国的认知。我对此深有感触,也曾努力利用各种场合做些解惑释疑的回应。下面,我想再次结合个人思考,从一个“观察家”的视角,谈谈我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何而来。
  一、信心来自于不断企稳的经济基本面
  与世界绝大多数经济体一样,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趋势性回调,从2010年的10.4%回落到2015年的6.9%。尽管回落幅度较大,但中国经济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出现“断崖式”下跌,而是在不断探底回稳。刚刚过去的2016年,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经济运行不仅总体平稳,而且稳中有进。
  2016年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非常平稳。各季度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前三季度增长6.7%,预计全年也在6.7%左右,符合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二是金融市场运行基本平稳。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利率水平低位稳定运行,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全年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运行基本稳定,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经济金融风险得到控制。
  在经济形势总体稳定的同时,一些方面继续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幅9.4%,预计全年工业企业效益不仅走出2015年负增长的阴影,而且将明显好于2014年,回归到正常年份的盈利水平。二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新旧动力转换正在加快。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5%,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在外需不振的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1%。前11个月,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10%以上的增速,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等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三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前11个月,城镇新增就业124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4.9%,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居民消费物价总水平控制在2%左右。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3%,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随着精准扶贫战略全面实施,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
  二、信心来自于针对问题采取正确的政策框架
  中央政府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从不讳言、从不回避,而是积极应对。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科学分析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指出,问题的根源是“三大失衡”,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会议认为,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去除没有需求的无效供给、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为此,2017年被确定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强调在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同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管理学上有个吉德林法则,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的,认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就已经解决了一半。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从这个角度看,中央政府不仅勇于正视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而且从实际出发,提出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政策框架,对指导经济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一是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二是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三是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断,经受了实践检验,正在取得积极成效,也坚定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三、信心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国家间的竞争,最终还是制度竞争。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保持较快发展,就是因为有比较先进的制度作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我个人理解,在经济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勇于与党内腐败做坚决斗争,敢于“刀刃向内”进行自身改革,赢得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全社会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合力,中国各项事业能够持续地向前推进,可谓“上下同欲者胜”。反观西方国家的政党体制,为了达到执政目的,往往是不择手段。执政后,“新官不买旧账”,多是另起炉灶。而为了赢得民众支持,大搞福利主义和民粹主义,不敢大刀阔斧地改革,致使社会结构严重极化、积弊过深。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还强调,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央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第三,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这一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派。当今世界极少有像中国这样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中国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坚决破除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中国提出深化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从而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潜在增长水平。
  第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吸取国内外制度创新的积极成果,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逐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在看,这一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并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不仅如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四、信心来自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还表现在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上,这是回应中国经济“崩溃论”的最大底气。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据测算,2009-2011年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2012年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刚刚过去的2016年,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动荡加剧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据IMF估算,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了近40%的增长率,约为1.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美国、欧洲和日本分别只贡献了0.3、0.2和0.1个百分点。这就是说,如果中国不再增长,全球增长率只有1.9%,世界经济就会陷入萧条。
  其次,中国正在成为全球重要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在世界经济低迷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开放的市场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中国有近3亿中等收入人口,与第一大消费国美国的人口数量差不多,预计10年之内这一数字还会翻番。庞大的、不断增长的中等收入人口正在为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需求。以汽车市场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德国最大的外销市场,德国汽车产量的1/3在中国销售。近年来中国兴起的海外旅游热,也大大增加了旅游目的国的服务顺差。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多数国家把经济增长的基点放在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上,持续多年的政策扩张,不仅没有使世界经济复苏,反而还为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有鉴于此,在去年9月G20杭州峰会上,中国提出的全球经济治理方案,突出强调创新、结构性改革、包容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还表现在对经济全球化制度的维护上。在“逆全球化”思潮明显上扬的背景下,中国继续高举合作共赢的旗帜,继续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开辟了公平、开放、共享的新合作平台,也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桂源铺》一诗中写道,“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我觉得用这首诗来比喻中国经济和观察中国经济的角度,倒是比较贴切。中国经济就像这日夜奔流不息的溪水一样,尽管在山里看,有各种困难阻拦,容易发出各种唱空中国的声音,但只要到山脚尽处看看,堂堂的溪水已经出村而去。
  (本文发表于《信报》1月11日A16时事评论版)

相关附件: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保定道9号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