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年的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都是地区国家及舆论关注的焦点。您如何看待今年的系列外长会?对会议成果有何期待?
如你所说,每年年中的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和年底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都是东亚外交的大事。随着东亚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上述会议也越来越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
既然是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顾名思义应该以合作为重心。这是上世纪90年代地区国家开创东亚合作的初衷,是10+1、10+3、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机制多年来顺利运行的基础,也是东亚区域合作架构健康发展的保障。
当前,国际格局正在经历深刻调整演变,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网络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全球治理难度增大。妥善应对挑战,保持增长、改善民生,仍是东亚国家的头等大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东亚合作平台,不断推进经贸、互联互通、粮食能源、非传统安全等合作,更好地促进地区稳定与发展。为此,中方希望系列外长会能以发展为先、民生为先、合作为先,从政治层面为东亚合作定好调、把稳舵,为11月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做好准备。
东亚合作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以东盟主导、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为特点的“东盟方式”符合东亚地区实际,是行之有效的、成熟的,对推动东亚合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希望各方继续坚持这些原则,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共同努力为系列外长会成功举行营造良好氛围。
二、当前,国内外都出现了一些唱衰中国-东盟关系的声音,请问双方关系真有那么紧张吗?中国-东盟关系总体发展态势到底如何?未来合作重点有哪些?
当前,国内外确有一些人不太看好中国-东盟关系,认为中国与东盟之间问题很多。近些年,中国快速发展给东盟国家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猜疑、担忧甚至是误解。个别东盟国家担心中国“国强必霸”,对中国的防范心理有所上升,一些问题开始集中出现。对此,我们不应回避。但也应看到,这些问题并非中国-东盟关系的全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不让个别争议问题影响双方合作大局方面是有共识的,中国-东盟关系总的发展态势也是好的。
政治上,中国与东盟国家高层往来密切,互信不断加深。尤值一提的是,习近平主席去年10月访问东南亚国家,提出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李克强总理出席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确定了双方未来十年的“2+7合作框架”,也就是在深化战略互信、聚焦经济发展两点政治共识的基础上,推进政治、经贸、互联互通、金融、海上、安全、人文等七个领域合作。当前,双方正在共同努力落实有关倡议,并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
经济上,去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超过4436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达2206.9亿美元,同比增长4.8%。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与东盟双向累计投资总规模近1200亿美元。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东盟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地。目前,双方正在为2020年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今后8年新增双向投资1500亿美元而努力,并就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积极沟通。香港与东盟自贸协定谈判今年7月已正式启动。中国还在与东盟国家共同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以进一步深化本地区的经济融合。
人文上,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人员往来迅速扩大,过去10年间从387万人次增加到1800万人次,增长4倍多。2012年中国赴东盟国家游客高达969万人次,东盟来华游客达589万人次,中国成为东盟第二大游客来源地。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超过18万人。中国在东盟国家已设立40多家孔子学院,并在泰国建立了中国文化中心,更多的文化中心正在筹建中。中国与东盟国家人员往来为双方旅游业带来了大量商机,也进一步夯实了双方合作的民意基础。今年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双方已经并将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庆祝活动,必将有助于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2014年是中国和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可以说,双方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下来,我们的合作重点是继续落实好领导人提出的“2+7合作框架”。中方愿与东盟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增进双方战略互信,深化全方位合作,着力推动探讨签署“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倡议的落实。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定能取得更大进展。
三、东盟经济共同体将于明年底建成,这会为中国带来哪些机遇?
根据东盟自己制定的蓝图,东盟经济共同体将于2015年底建成。目前,相关举措已完成八成左右,这对于以多样性为特征的东盟来说,成绩已十分突出。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制定统一标准、减少非关税壁垒等,东盟内的一些欠发达成员国已表示无法如期完成经济共同体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2015年底不会是东盟共同体建设的终点,而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东盟经济一体化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东盟内部对于如期建成经济共同体也有着紧迫感,各方都在快马加鞭,争取尽可能多地实现有关目标。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目标是建成一个有竞争力、发展平衡并与国际接轨的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在这一进程中,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市场分割将被打破,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东南亚地区将逐步形成一个具有6亿多人口、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中产阶级不断壮大的经济体,这有利于我在更高的水平上与东盟开展经贸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有利于我东南沿海及西部沿边省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此外,随着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东盟国家将加大互联互通力度,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技术,这也将为我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互联互通和投资合作提供难得的机会。
四、今年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双方下半年将有哪些重要的活动安排?您如何看待文化交流在促进中国-东盟关系方面的作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文化交流作为中国-东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进中国和东盟国家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作用不可替代。
根据中国-东盟领导人去年10月发表的联合宣言,2014年被确立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文化交流年以“同享文化、共创未来”为主题,共列入100多项活动,包括会议、演出、展览、人员培训与交流、新闻、影视、出版、体育、旅游、宗教、青年交流等各种形式。作为系列活动的重头戏,文化交流年开幕活动已于4月在北京成功举行,8月中下旬将在雅加达举办“中国最佳表演艺术”演出,这是东盟首次邀请对话伙伴举办相关活动。年底,丰富多彩的闭幕活动还将在缅甸举行。相信有关活动必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友谊,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创造更加积极的氛围。
五、近期,南海局势有所升温,对中国-东盟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如何避免南海问题影响中国-东盟合作的大局?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不断炒作南海问题,挑起事端,妄图将自身立场强加给东盟,一些域外大国也别有用心地高调介入地区争议,这些都对中国-东盟关系形成了一定的干扰,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不符合中国与东盟的整体利益。
南海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与一些东南亚国家间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东盟不是有关争端的当事方,南海问题也不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不能让个别问题影响双方友好合作大局。中国和东盟国家政府在此问题上是有共识的。
中国在坚定维护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的同时,始终致力于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同直接有关的当事国通过双边协商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这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达成的共识,也符合本地区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与期待。《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中国与东盟国家应该继续推进《宣言》全面有效落实,在落实《宣言》的基础上就“南海行为准则”进行商谈,共同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