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伦敦东方俱乐部)
尊敬的香港工商协会主席范智廉爵士,
尊敬的香港工商协会名誉主席邓莲如女男爵,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出席香港工商协会董事会午餐会。
去年6月,我与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时光荏苒,一年时间转瞬即逝。回顾过去的一年,无论对中国、对香港还是对中英关系而言都意义非凡。
对中国来说,中共十九大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新蓝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征程。
对香港来说,香港新一届特区政府成立。香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7年经济增速达3.8%,2018年一季度高达4.7%,创6年新高,继续获评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对中英关系来说,梅首相今年初成功访华,中英关系的战略性、务实性、全球性和包容性不断提升。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捷报频传,“一带一路”合作方兴未艾。
展望未来,我想起了一首在香港流行的老歌《明天会更好》。习近平主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实现“更加美好的明天”,我认为,要抓住“三个机遇”:
一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机遇。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既是中国郑重的政策宣示,也是我们坚定的实际行动。中国将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将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将稳步扩大自贸试验区建设,逐步探索建设自贸港;将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的市场准入,陆续开放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仍保留限制的行业;将扩大电信、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业开放,在金融业方面开放力度会更大。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率先宣布金融业开放时间表;在海南全岛建设自贸试验区;大幅降低进口汽车等行业关税;发布《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投资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投资促进、投资保护等6方面提出23项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对英国牛肉的进口禁令已于近日解除,“沪伦通”有望于年底前开通。今年11月,中国还将在上海举办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上述举措将为英国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大家现在都很关注中美贸易战。中方立场是清晰和坚定的。中国不愿打贸易战,也不怕打贸易战。我们做好了应战的各种准备,但我们绝不打第一枪。中方为避免贸易战做了不懈努力,目前采取的反制措施是被迫的、克制的和正义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是在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维护世界经济来之不易的复苏势头。中国开放的步伐不会因为贸易战而退缩,中国将继续“打开国门搞建设”,继续按计划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二是中国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成就斐然,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等重要决议都纳入了“一带一路”内容。2014年至2017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600亿美元。特别是去年5月,中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签署了270多项合作成果。明年,我们将举办第二届论坛,共谋深化“一带一路”发展大计。
“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重大公共产品,版权属于中国,成果属于全世界。英国在金融、法律、服务等领域独具优势,是“一带一路”合作的天然伙伴,完全可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我高兴地看到,范智廉爵士被英国政府任命为“一带一路”特使。最近,范智廉爵士又受邀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咨询委员会的成员,我谨表祝贺。
三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人口7000万,超过英国总人口;经济总量1.3万亿美元,与西班牙相当。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区域的特点,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这些优势将助力粤港澳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我相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就像“两个翅膀”,将带着香港飞得更高、更远。
香港工商协会成立以来,为促进港英合作、推进中英关系做出了积极贡献。我衷心希望,香港工商协会继续坚定维护“一国两制”,推动英国各界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涉港问题。我也希望,香港工商协会把握“三大机遇”,为助力香港繁荣稳定,为谱写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新篇章贡献力量!
谢谢!
下面我愿回答大家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