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伦敦)
尊敬的剑桥大学副校长奥曼丁杰教授,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出席剑桥大学第六届国际不动产投资峰会。会议主办方希望我谈谈“一带一路”倡议,我想重点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一带一路”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二、英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三、如何抓住和用好“一带一路”机遇?
5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宗旨就是促进各国各地区互联互通,形成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为世界经济增长拓展新空间。5年来,“一带一路”顺应时代大潮,引领国际合作,不断开花结果、落地生根,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一带一路”倡议弘扬了开放合作的时代主题。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谋发展、求合作仍是时代主题,但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甚嚣尘上。在这样的形势下,“一带一路”秉持开放精神,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不走地缘博弈的老路,发出了促进各国经济融合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中国已经同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涵盖亚洲、非洲、欧洲、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南太平洋地区国家。5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已经写入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机制成果文件。今年以来,中拉合作论坛部长会议、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纷纷就“一带一路”建设达成新共识。这些数字和事例充分表明,“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日益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
在本月初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额达578.3亿美元。其中共有来自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超过1000多家企业参展,占参展企业总数将近三分之一。此次博览会不仅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拥抱世界的诚意和决心,更体现了“一带一路”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
第二,“一带一路”倡议结出了互利共赢的丰硕果实。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契合沿线国家谋发展、促繁荣的共同愿望,而且给相关国家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5年来,从理念到行动,从规划到实施,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超过860多亿美元,其中在沿线国家建立82个经贸开发区,总投资超过280多亿美元,吸引6000个项目,创造24万多个工作岗位,给当地创造税收几十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超过10300多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3个城市。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与13个沿线国家签署或升级了5个自贸协定,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贸易伙伴。未来5年,中国还将从沿线国家进口2万亿美元商品,对沿线国家投资1500亿美元。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在沿线国家举办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81个;今年上半年“丝绸之路”奖学金出资超过2.7亿元人民币;沿线建成35个文化中心;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国际艺术节联盟、国际图书馆联盟、国际美术馆联盟竞相落地;丝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日益完善,成员覆盖61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日益拉近中国与沿线国家人民的心灵距离,持续提升各国人民的获得感。
第三,“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了创新发展的时代潮流。当前,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产品、新业态迭代周期变短,技术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引领了全球社会生产的新变革。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注重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同时,“一带一路”致力于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5年来,“冰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等共筑梦想的纽带多元联动,进一步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扩大了国际创新交流合作,为各国探寻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注入了强大动力。
不久前,一份关于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的调查问卷表明,63%的中央银行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千载难逢的机遇;92%的中央银行预计,在未来5年内“一带一路”相关项目能够支持参与国的经济增长。这些都充分表明各方对共建“一带一路”光明前景充满期待。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前,共建“一带一路”正站在的新起点上。中国将于明年上半年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一定能不断取得更多成果,一定能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女士们,先生们,
中英两国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也都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两国共建“一带一路”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过去5年来,“一带一路”合作已成为中英合作的一大亮点。不少朋友问我,英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能发挥什么作用。我认为,至少可发挥三方面作用:
一是做政策理念的“支持者”。英国是第一个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西方大国,也是继中国之后第二个向亚投行专门基金注资的国家,这体现了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英国政府多次表示,英国是“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愿与中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这同样体现了远见。英财政大臣哈蒙德去年作为梅首相特使出席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英国还在西方国家中率先签署《“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为会议圆满成功做出积极贡献。今年初,梅首相成功访华,两国领导人再次就拓展双方“一带一路”合作达成重要共识。英国政府还任命了“一带一路”特使,设立了专家理事会,就如何加强政策对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
二是做早期收获的“示范者”。随着英方对“一带一路”的了解和认知不断增多,两国“一带一路”合作源源不断取得一系列“早期收获”。中英合作旗舰项目—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开工,“华龙一号”核电技术通用设计审查进入第三阶段。中国总部基地集团投资17亿英镑的皇家阿尔伯特码头项目破土动工。首个中英地方合作园区—青岛中英创新产业园建设启动。义乌—伦敦班列首次往返,实现中英贸易物流全陆地运输,使“一带一路”延伸到欧洲最西端。此外,汇丰集团、渣打银行、英国石油公司、毕马威等英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融资、提供专业技术与服务等方面均同中方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其中渣打银行宣布2020年前将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200亿美元的融资支持。
三是做深度合作的“开拓者”。英国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拥有金融、智力、创意等多方面独特优势。近年来,英各界对如何用好优势资源、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献计献策。英国议会于今年9月成立了跨党派“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小组,英中贸协等机构纷纷发表报告,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等智库举行“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多角度探索双方“一带一路”合作机会。去年底,英方宣布将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提供250亿英镑贷款,推动伦敦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融资市场。在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和国际贸易大臣福克斯率50多家英国企业参展,签署超过20亿英镑的商业协议,涵盖医疗、教育、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有力推动中英“贸易畅通”向更高水平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千百年来,“安居乐业”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镇化进程高速发展阶段,为国际不动产投资领域合作带来新机遇。那么,如何才能抓住和用好“一带一路”机遇。我认为,需要把握好四点:
一是顺应开放合作的时代潮流。当今世界,开放融通是大势所趋。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在英国脱欧背景下,中方仍看好英国的发展前景及不动产市场。根据英权威商业地产数据机构CoStar发布《2017年英国商业地产分析报告》,2017年,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资本对英国商业地产总投资额达到82.46亿英镑,居英国海外投资榜首。我很高兴地看到,今年中国驻英使馆新馆舍也为此作出贡献。中英都是自由贸易、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支持者,理应坚持开放包容,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在开放合作中扩大共同利益。
二是挖掘强强联合的互补优势。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资金、技术等优势。英国的强项则在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金融和专业服务,包括项目融资、保险和风险管理等。这些为双方在国际不动产合作中强强联合、合作共赢创造了有利条件。英国的经验、服务、创意与中国的技术、市场化能力完全可以在不动产合作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是树立百年大计的品牌意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不动产投资领域来说,尤其要把好质量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强调规则导向,尊重国际通行的法律和规则,致力于开展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以及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合作。希望中英业界在开展相关领域合作时始终着眼长远,不搞一锤子买卖;始终坚持合法合规经营,不搞投机取巧;始终注重保护环境,不搞破坏性开发;始终关注民生,履行社会责任,不搞唯利是图、“唯我优先”、损人利己。
四是秉持放眼全球的创新视野。随着“一带一路”框架下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水平不断提高,沿线国家在经贸合作区开发、物流地产发展和城镇建设等方面日益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机遇。中英应借助“一带一路”平台,积极开拓第三方市场,勇于创新不动产投资领域三方、多方合作的新方式和新路径,在创新合作中激发增长潜能,实现机遇共享。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的峰会场所——“奶酪刨”大厦不仅是伦敦金融城的著名地标,也是近年来中英在不动产投资领域合作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展望未来,中英在“一带一路”及其他各领域合作呈现出广阔而光明的前景。希望中英各界携起手来,精诚合作,不懈努力,共促中英“一带一路”合作,共创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美好未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