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日,驻沙特使馆与沙特知识研究与交流中心在利雅得合作举办“成就 机遇 展望”研讨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驻沙特大使陈伟庆、沙特知识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叶海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戚振宏、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有勇以及中沙两国专家学者等30余人出席。陈伟庆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全文如下:
中沙两国学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各位共聚一堂,共同召开此次研讨会。在此,我要感谢沙特知识研究与交流中心为筹备此次会议所做的辛勤工作,感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办会并派重量级专家学者与会。还有不到一个月,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短短7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由一个二战后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高增长的传奇,走完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走完的历程。短短70年,中国人民坚守初心、凝神聚气,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坚定地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流击楫、破浪前行,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绘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然而,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如影随形,但事实告诉我们,“历史终结论”没有成为中国发展的注脚,反在历史大潮中荡然无存。
朋友们、来宾们,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今天,我愿与各位翻开新中国70年厚重的书页,解锁中国奇迹背后的“密码”。坚定道路选择,完善思想和制度建设是中国行稳致远的前提。新中国成立伊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运而生,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了国家的主人。自此,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己任,贯穿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还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少数民族地区充分的自治和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前不久,中国11000余名穆斯林赴沙朝觐,足以看出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呵护与尊重。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中国各族人民正团结一心,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前行。改革开放、聚焦发展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1978年,中国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释放出蕴藏于亿万人民的巨大活力。40多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去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较新中国建立初增长了175倍,GDP 占世界经济比重近16%。与此同时,中国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经受住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表现出极强的韧性,也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同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中国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科技创新是中国引领时代潮流的动能。科技是国家发展的制高点。中国科技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井喷式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是开源的,不是闭环的,中国历来不搞科技壁垒,不怕被学习、被借鉴。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出现至今,中国一直都愿意与世界分享科技成果。如今,高铁、核能、北斗导航等产品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阿里巴巴、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也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兼收并蓄的情怀推动科技进步,增进人类福祉。
朋友们、来宾们,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也是亚洲之中国,更是世界之中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有难忘的过去、精彩的当下,必会有辉煌的未来。中国始终以负责任的大国担当,解答时代命题,回应发展挑战。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动力。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仍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增长源,其二季度6.2%的增速是美国同期增速的四倍多,远超英法等发达国家,中国GDP年增量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年经济总量。当今中国,不仅是13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而且是全球唯一能够生产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从未动摇对多边主义的信念,从未放弃对联合国宪章宗旨的坚守。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历时15年,我们履行了相关承诺,坚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面对当前逆全球化思潮,中国提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主张,旗帜鲜明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坚决反对人为制造科技壁垒。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改革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累计派出维和人员4万余次,先后参与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军舰连续11年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先后为6000多艘船舶安全护航。中国还深入参与反恐禁毒、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国际合作。中国在中东始终主持公道正义,坚定支持和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中国是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的同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开创了与世界合作的崭新平台。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6年来,“一带一路”已经从愿景变成现实,100多个国家和组织积极参与其中,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各国政策协调日益增强,基础设施联通网络初步成型,沿线民众不断从合作中得到实惠。此外,中国还通过倡议和支持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进一步拉紧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纽带。
朋友们、来宾们,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的处世之道,阿拉伯人也常讲,“草料可以称重,友情无法衡量,”中国致力于同包括沙特在内的所有阿拉伯国家做互惠互利的伙伴、真诚可靠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关心和引领下,中沙关系发展进入“快车道”,习近平主席和萨勒曼国王实现互访,并与穆罕默德王储多次会晤,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成立高委会,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对彼此核心关切始终相互支持。中沙贸易额由建交之初的两三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633亿美元,沙特已连续多年是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如今,中国每进口8桶石油就有1桶来自沙特。明年,我们将迎来中沙建交30周年,经过30年携手同行,更加成熟、稳健、厚重的中沙关系将进一步服务两国共同利益,助力两国发展,也将为世界做出更多积极贡献。中沙应抓住历史机遇,重点在以下五个方向集中发力:第一,政治关系要继续拉紧。中方愿同沙方加强战略协调与配合,积极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充分发挥高委会机制作用,在纷繁复杂中保持发力,在局势变化中把稳航向,不断推动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新时代迈上新台阶。第二,能源合作要走深走实。中沙在能源领域是优势互补的天然合作伙伴,双方应大力开展油气上下游合作,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打造能源合作新增长点。第三,经贸合作要抓好示范。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对接潜力巨大,双方应以延布炼厂等大项目合作为龙头,进一步密切两国经贸合作,推动中沙务实合作更快进入高品质收获期。第四,文化合作要乘势而上。今年2月,沙特宣布将汉语纳入教育课程体系。中方愿积极协助沙方建立汉语教学体系,为沙推进汉语教学增添助力。此外,中沙应积极促进民间交往,让两国文化交流“深”入寻常百姓家。第五,智库交流要提质扩容。知识研究与交流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是中沙高水平智库的代表,在中沙关系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两国智库之间、智库与政府部门之间更应多串门、多走动、多交流,继续为中沙合作建言献策。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