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线上研讨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南非使馆对各位嘉宾出席此次研讨会表示感谢!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对南非国家新闻俱乐部为筹办此次活动所作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景式记录了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论述,反映了习近平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就如何促进同各国包括南非及非洲国家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给出了鲜明答案。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成功召开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优先领域、重点任务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描绘了中国未来5至15年发展蓝图。中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我想强调的是,五中全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规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推进“两个百年”目标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在党和国家发展中有全面性、历史性意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一脉相承、有机统一,前者是指导中国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思想理念和战略方略,后者是推动党的思想理念转化为中国发展的具体计划和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具体体现、最新实践和最新结晶。两者都是深入认识和解读新时代中国内外政策的金钥匙。
当前,中国和南非及非洲国家均面临抗疫情、促经济、保民生的重要任务。近期拉马福萨总统宣布了规模宏大的经济复苏和重建计划,非洲大陆自贸区即将起航,非洲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在此背景下,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可谓恰逢其时,对中南加强治国理政互学互鉴和发展战略规划对接、推动中南中非互利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及十九届五中全会主要精神,有五组关键词——5个“P的表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愿在此与大家分享,它们是:人民至上(People First),党的全面领导(Party Leadership),新发展格局(New Paradigm),开放共赢(Shared Prosperity),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Governing Proficiency)。
一是人民至上。习近平主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生命至上高度体现了习主席的人民情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主席说“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在人民生命和经济利益之间果断抉择生命至上。疫情暴发后,以宁可一段时间内经济下滑甚至短期“停摆”,采取史无前例的全面严格管控措施。时刻挂念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危,千方百计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和工作生活,向留学生发放100多万份“健康包”,协助确有困难的中国公民有序回国。
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例如,一位70岁老人身患新冠肺炎,10多名医护人员精心救护几十天,终于挽回了老人生命,治疗费用近150万元(23万美元),全部由国家承担。
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海外中国公民到在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成为中国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
此次“十四五”规划建议贯穿始终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中有关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论述篇幅,占到“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内容的一半以上。习主席还亲自提出,科技创新要增加“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这进一步凸显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关爱。
减贫脱贫是人民至上理念最生动的实践,也是促进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习主席对中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012年底至2019年底,中国连续7年年均减贫1000万人以上,累计减贫9300多万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习主席多次就减贫脱贫工作做出部署,强调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决心不动摇,不获全胜不收兵。2020年底中国14亿人民即将在现行标准下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绝对贫困目标,创造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中国奇迹。
当前,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我们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也是贯穿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的一条主线。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更是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是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约14.9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17.5%。今年以来,中国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前三季度同比增长0.7%,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一项长达十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享有满意度和支持率高达93%,高居全球榜首。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拥有近9200万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治理这样一个大党绝非易事。习主席提出“打铁还须自身硬”,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府,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保持强大的政治领导力、组织动员力、统筹协调力和贯彻执行力,在于我们始终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将全民族、全社会、各党派力量紧紧团结起来,为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此次“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过程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
规划的正式出台经历“四上四下”。首先由中国负责经济发展的部门和研究机构开展前期研究,征求各部门、各地区和专家意见后,形成基本思路意见稿。其次,意见稿提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达成共识后,再通报各方听取意见,同时成立建议起草小组,形成“十四五”规划建议草案,交由五中全会审议后正式对外公布。第三,广泛征求全国人大、政协、各地区、各部门以及港澳人士的意见后,提交国务院、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常委会会议审定。最后,由国务院于明年3月两会期间提交全国人大会议审议和批准。
此次规划《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并首次在网上征求意见。网上留言100万多条,涉及1000多条意见建议,文件对反馈意见的吸收率达21.88%。此次五年规划建议征求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前所未有,最大限度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习近平主席本人先后主持召开七场座谈会,当面听取包括党外人士、企业家、科学家、基层代表、经济社会和教育卫生体育领域专家等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在中国凡是重大政策规划出台都要经过这样的反复论证协商的民主程序。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中国共产党有效治理国家、发挥各党派参政议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
三是新发展格局。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将继续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战略抉择。
中国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特别是此次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近年来,中国创新能力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4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5%。
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国策,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这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也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坚定承诺。习主席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中国贡献。习主席还呼吁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交流与合作。
在此,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决定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以内需为主动力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发展壮大客观规律。一方面,要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努力建成畅通统一的国内经济大循环、大市场;另一方面,在更高水平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入参与国际循环,扩大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中国国内国际相互开放的双循环,不是国内经济封闭的单循环。这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动中,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容量必将不断扩大,从而为世界各国进入中国市场、分享中国机遇创造更广阔空间。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带来的冲击挑战,我们深刻认识到,关键是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
四是开放共赢。习主席提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些都反应在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中。
事实上,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近1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2019年达31.54万亿元人民币(约4.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额的7.38%,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已成为美国、日本、欧洲、南非等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预计未来10年,中国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
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升,中国已连续3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习主席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提出“让中国的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重申了中国坚持扩大开放、致力于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决心。本届进博会上,南非企业与中国伙伴签订了超过2.1亿美元的意向订单,包括许多南非优质产品。
习主席还着眼全球化发展新形势,提出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总数达201份合作文件,其中包括非盟和44个非洲国家,给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显著积极变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流行,中国积极践行习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社会团结抗疫。中国向包括非洲在内的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及时分享抗疫经验。习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等多个场合提出,要关心和照顾非洲国家,推动落实二十国集团(G20)对非缓债倡议,并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率先惠及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习近平主席在近日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再次重申,中国将坚定致力于全球抗疫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市场,更加主动地深化对外合作,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和空间。
五是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习主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充分彰显。疫情暴发后,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先后召开21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并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建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
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自4月起中国本土每日新增病例不超过两位数。
再如,今年6月11日北京市发生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后,短短十多天内组织完成了1200万人的核酸检测工作,用一个月时间打赢了北京疫情阻击战。
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正是因为中国这种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才能抵御住新冠肺炎这种百年未遇的重大风险挑战。
大家可能注意到,谋划国家发展战略是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更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自1953年起,中国政府就开始制定五年一度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作,使国家发展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中国当前既有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远期宏伟蓝图,又有2035年远景目标这样跨越15年的中期战略目标,还有“十四五”这样的五年中短期规划,并且每年都制定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中国政府正是因为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通过不懈努力坚决执行落实规划,才有效地将蓝图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
正是由于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能力的保障,我们对实现“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充满信心。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20年来,论坛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成为引领对非合作的旗帜,践行多边主义的楷模,坚持互利共赢的典范,有力巩固了中非团结友好,推动了中非共同发展,促进了中非人民友谊。中非关系迈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回顾这20年,中非关系之所以实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习近平主席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擘画,也得益于包括拉马福萨总统在内的非洲国家领导人的亲自关心和推动。
大家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可以发现,外交部分有不少内容涉及习主席对南对非关系论述,如书中选入的18张图片中就包括习主席2018年访问南非出席中南科学家高级别对话会开幕式,约翰内斯堡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以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的照片,由此可见南非及非洲在习主席心中的重要地位。
事实上,习主席同南非和非洲有着不解之缘。2013年3月,习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选择非洲,迄今已四次访非,三次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足迹遍布非洲大陆东西南北中。2015年和2018年,中南两国元首共同主持了中非合作论坛约堡峰会和北京峰会。在今年6月抗疫关键时刻,习主席与拉马福萨总统共同倡议召开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
习主席先后提出了“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和“八大行动”,助力非洲实现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北京峰会通过了《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成为中非关系的重要里程碑。这也是对今天的研讨会最好的注解。
女士们、先生们,
南非在治国理政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南非注重规划设计,制定有“2030国家发展规划”。不久前还推出了经济复苏与重建计划。疫情暴发以来,南非政府加大对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充分彰显“执政为民”的属性。南非还把自身发展同非盟《2063年议程》、非洲大陆自贸协定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自身杠杆作用带动非洲大陆发展。
我希望,我们今天的研讨将进一步增进中南中非治国理政思想的交流互鉴,助力中南早日战胜疫情,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南中非关系在新时代再攀高峰。我愿在此提出四点愿景,与南非及非洲朋友们共同探讨。
第一,加强交流互鉴,建设中南中非命运共同体。过去20年,既是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砥砺前行的20年,也是非洲各国联合自强的20年。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中非双方携手同行,用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通过艰苦奋斗,完全可以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中非双方通过自主探索,完全有能力闯出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振兴之路。中国愿同包括南非在内的非洲国家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在互学互鉴中找到自身国家治理的正确答案,共同提升治国理政能力、实现国家发展、社会繁荣、民族振兴。
第二,深化抗疫合作,建设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将抓紧落实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成果,继续根据非方需求,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卫生专家组、分享抗疫经验等,通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平台同非洲国家分享疫苗,积极考虑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
发挥南非作为金砖与非洲合作发展的重要桥梁作用,以金砖卫生健康领域合作为引领,推动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建设,推进中南等金砖国家疫苗联合研发和试验、合作建厂、授权生产、标准互认等工作,支持中国企业同南非等非洲国家开展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探索传统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作用,助力非洲国家早日战胜疫情。
第三,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中非发展共同体。
——着眼于疫后经济复苏,中国将继续同非方加强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编制和实施好《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规划》,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装备制造、产业产能合作、能源资源开发和金融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帮助非方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
——大力支持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继续同非洲有意愿的国家和地区开展自贸谈判,推动非洲更多优势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
——支持联合国明年举办世界粮食峰会,携手非洲等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粮食安全挑战。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非洲国家经济负担加重,债务风险上升。中方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非方诉求。中方克服困难,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总额超过13亿美元。中方支持延长缓债倡议期限的决定,将继续同各方一道全力落实,并将对确有困难的国家加大缓债减债力度。中方还将在此基础上,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并呼吁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和私人债权人等,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非洲国家的支持力度,包括债务重组及进一步延长缓债期限等。希望这些举措有助于非洲国家缓解经济困境。中方愿采取更有力行动,支持非洲国家克服当前困难,实现经济自主和可持续发展。
——双方还可拓展5G、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智慧城市、清洁能源等新业态合作,共同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南中非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非洲的乌班图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我们要以此为引领,更深入参与全球治理进程,落实联合国75周年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有关重要共识,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平、合理方向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希望大家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就中南各自发展分享真知灼见,汇聚中南中非关系发展新共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