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前端复用 > 通用头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外交之声
驻沙特大使常华在《利雅得报》发表署名文章《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4年6月1日,驻沙特大使常华在《利雅得报》发表署名文章《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全文如下:

2024年5月3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方愿同阿方构建“五大合作格局”,以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一是更富活力的创新驱动格局。中方将同阿方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现代农业、空间信息等领域共建10家联合实验室;愿同阿方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共同促进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愿同阿方共建空间碎片联合观测中心、北斗应用合作发展中心,加强载人航天、民用客机等合作。

二是更具规模的投资金融格局。中方愿同阿方设立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继续推进中阿银联体扩容,加快实施中东工业化专项贷款、中阿金融合作专项贷款合作项目。中方支持双方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欢迎阿拉伯国家在华发行“熊猫债”,欢迎阿方银行机构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愿同阿方深化央行数字货币领域交流合作。

三是更加立体的能源合作格局。中方将同阿方进一步加强油气领域战略合作,对接供应安全和市场安全;愿同阿方联合开展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生产。中方将支持中国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阿拉伯国家参与总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

四是更为平衡的经贸互惠格局。中方将继续积极推动实施30亿元人民币的发展合作项目;愿同阿方加快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推动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建设。中方欢迎阿方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愿扩大自阿方进口非能源类产品特别是农食产品。

五是更广维度的人文交流格局。中方愿同阿方设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扩大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规模影响,加快智库联盟、青年发展论坛、大学联盟、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中方将每年邀请阿方200名政党领导人访华,未来5年将同阿方力争实现1000万游客互访。

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出席会议并致辞。他给予阿中合作论坛高度评价,表示沙特在202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阿中峰会,习近平主席赴利雅得出席会议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标志着沙中两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的合作进入历史性转折,是沙中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实现两国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阿合作论坛是中阿双方开展平等对话、加强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2004年1月,中国和阿盟在开罗共同宣布成立中阿合作论坛。经过20年发展建设,论坛框架内已建立起部长级会议、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能源合作大会等19项机制,涵盖政治、经贸、能源、文化、科技、卫生、新闻、民间交往等广泛领域。

论坛成立以来的20年,中阿政治互信持续巩固。截至目前,中国已同包括沙特在内的4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沙特等13个阿拉伯国家加入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沙特等6个阿拉伯国家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对话伙伴。中阿关系实现了由“伙伴关系”到“战略合作关系”再到“战略伙伴关系”的提质升级。

论坛成立以来的20年,中阿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中国连续多年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阿贸易额从2004年的367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3981亿美元,增长了逾10倍。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长期占中国全国原油进口总量一半以上,双方传统油气合作形成了全产业链合作。中阿积极探索金融合作新途径,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人民银行与沙特中央银行等多个阿拉伯国家中央银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等多个海湾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已在华设立办事处或指定代表。

论坛成立以来的20年,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中国已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已累计实施了200多个大型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其中的一些标志性项目被作为国家地标被印制在有关国家纸币上。

沙特作为地区有重要影响力大国,在推动中阿集体合作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2022年12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利雅得召开,习近平主席同阿拉伯各国领导人出席峰会,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八大共同行动”,为新时期中阿关系发展和论坛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深刻变革,人类社会遭遇多重挑战。中阿合作论坛机制犹如一艘在浩瀚大洋中航行的巨轮,承载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对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期待和愿景。中方愿以此次论坛第十届部长会为契机,同包括沙特在内的阿拉伯国家一道,继续弘扬中阿友好精神,不断充实和深化中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相关附件: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保定道9号
电话:022-63085856
主办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