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前端复用 > 通用头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栏 > 清廉天津 > 清廉天津
说古道今:视民如伤

传说上古时代,有一个以善于耕种闻名的人,名叫稷,也叫后稷。那会儿唐尧当政。尧任命稷为“农师”,叫他推行农耕。

  据说稷从小就喜爱做农活,常把野生的麦子、谷子、大豆、高粱以及瓜果的种子收集起来,种在地里。成人以后,对农业上的事儿更加热心,还利用木材和石片,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减轻劳动强度。他担任“农师”以后,仍坚持参加劳动指导耕种,大力普及农耕知识,传播好的耕作方法,成绩突出。后来虞舜继承唐尧为领袖,任命稷继续管理农业。人们非常爱戴他,直到他过世许多年以后,还把稷奉为“谷神”,立祠祭祀。

  另有传说是关于大禹的。据说尧的时代曾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灾害,受灾面积几乎遍及全国,受灾时间前后延续了二十多年,人民苦不堪言。尧曾特派鲧去治水,治了九年,方法不对,没有成功。舜继位后,又命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奔走各地实地调查,发动群众,凿山开渠,大兴水利,一面疏导泄洪,一面救济灾民,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斗,才战胜了那场空前绝后的特大洪灾。人们崇敬他,称他为大禹、禹王爷,还立了禹王庙世世代代纪念他。

  到了战国时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孟轲也称赞过稷和禹。他在《孟子•离娄》篇中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译成白话是说:禹认为天下有人淹在水里,是由于自己治水任务没有完成,因此害得百姓淹在水里;稷认为天下有人在挨饿,是由于自己工作没做好,因此害得百姓挨饿。他们能够把群众遭受的苦难,看作是自己没有尽职尽责所致,所以他们比自己受淹挨饿还要着急。这种“急群众之所急”的精神,古人就叫做“人溺己溺”或“人饥己饥”。

  “急群众之所急”,要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与感情。这种感情不可能凭空而来,必须与群众心连心,心脉相通才可能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话很适用于当今的各级领导干部。官员如果做到了这些,民则手舞足蹈也!


(来自 中国纪检监察报)

相关附件: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保定道9号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0935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02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