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的一个故事:“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邹君患之,问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贵。’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国中皆不服长缨。君不能下令为百姓服度以禁之,而断缨出以示民,是先戮以莅民也。”
故事说的是,周朝时邹国的君王喜欢戴有长飘带的帽子,他周围的百官也跟着戴起了这种帽子,这一来长飘带的帽子便昂贵得出奇,邹国君王为这件事很忧虑,便问身边的大臣,这种帽子为什么贵得没边?身边的大臣说:“国君喜欢戴这种帽子,是一种无言的倡导,百姓自然纷纷效仿,所以这种帽子的价钱就涨了上去。”邹君听了便首先把帽子的飘带剪掉了,老百姓见国君戴着没有飘带的帽子,大家也就不再热衷于有飘带的帽子了。
国君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禁止老百姓戴什么样的帽子,只有自己先剪掉帽子上的长飘带,给大家做出个样子。这么做虽然国君委屈了自己,却带动了百姓心甘情愿地照着去做。
类似的故事还有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于是全国都穿起紫色衣服,导致五匹素色布抵不上一匹紫色布的价钱。齐桓公听了管仲的建议,自己不穿紫色衣服,并对左右穿紫色衣服的侍从说:“请后退几步,我讨厌紫色染料的气味。”当天侍从官员就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三天全国就都不穿紫服了。
其实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上行下效,历来如此。《列子·说符》卷下记载了一句话:“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是故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不论好的风尚或坏的风尚,一旦成了国家和民族的普遍行为,不用多问,肯定与“上行下效”有择不开的关系。有些事情,三令五申可能起的作用有限,而身体力行则能做到令行禁止。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言传不如身教”。革命先烈恽代英说:“言语给人的影响如蜻蜓点水,行动给人的影响才能入木三分。”
“邹君断缨”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易懂而又不易做到的真理,那就是“不许大家做的事情,领导首先不做;号召大家做的事情,领导首先做好”。最有效的动员令是“率先垂范”。